2017年3月厦门市质检理综生物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有一种考试范围叫“整本书都要考”,有一种考试重点叫“我讲过的都是重点”…听第一句心已下沉,听第二句泪已夺眶……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次考得都是我们课上讲的哪些重点:
1
试卷结构及特点
1.试卷结构
本试卷为理综综合测试卷,生物分为两部分,共11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题,其中,最后一题是选考题,共54分。
2.试卷特点
①本次考试范围是生物必修一至必修三的内容。试题内容源于教材,各类知识在试题中的分布基本合理,除了最后一道题外,其余知识点的考察均与高考命题方向一致;
②本次质检试卷与高考试卷在题量的安排上一致,但是在知识点的分布上有一个不同,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最后一题选考题考察的是选修一和选修三(二选一)的内容,而截止到此次质检开考,厦门各中学均还未对选修三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因此此次质检试卷选考题侧重点与高考有偏差;
③本次质检难度适中,基本吻合全国卷命题的特点。选择题注重考察对知识点细节的把控以及对知识点的归纳应用,涉及图表分析题、信息分析题;非选择题部分考察的依然是一些高频的知识点,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与环境等。
2
知识点分布及分值
1.知识点分布
2.考点在各教材中所占的分值
3
具体分析
1.选择题
(1)第1题:考查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此题需要注意审清楚题意“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影响最小”,题中并没有提到对此实验观察的影响,因此要紧扣“发生质壁分离”、“影响最小”这两个关键点,要求考生认真审题。
(2)第2题:考查酶与ATP的本质、结构、功能、来源,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过程中不仅要熟记常见物质的特点,并且要善于进行物质间的对比和总结。
(3)第3题:考查常见细胞的特点与物质代谢,要求同(2)。
(4)第4题:考查细胞分裂的应用,属于基础图像的应用,考查的点包括图像的判断、各分裂时期的特点、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卵细胞形成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学会将图像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转化,并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点细节的积累。
(5)第5题:信息分析题,以“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背景,提供细胞内发生某个过程的信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与分析信息的能力。
(6)第6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题目以生活中的血液化验单为切入口,一方面要求考生具有信息识别与转化能力,另外一方面要求考生要具有对应理论知识的储备,用理论知识来推测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非选择题
(1)第29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利用生活中大家熟知的“酸雨”为背景,分析在不同pH条件下对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要求考生理解“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三个名词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注意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再结合图像中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含义,此题的答案也就都出来了。
(2)第30题:基因表达的过程以及图示过程信息分析转化能力的考查。
(3)第31题:考查免疫调节的内容,要求考生牢记基础知识点,并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4)第32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属于常规题型,要求考生理解遗传定律的实质,并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总结归纳遗传探究性实验的解题思路。
3.选考题
(1)第37题:生物技术实践的考查,以“厦门自来水”为材料,考查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实验,要求考生掌握此实验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第38题:考查生态与环境部分的知识,以“环保法律”为题材,将课本的知识如能量流动的特点、种群的特征、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属于简单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不高。
4
总体评价
总体来说,此次质检的命题特点及思路基本与全国卷吻合,难度也不大,不仅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点以及文字组织能力的考查,而且很重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进行结合,让考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对考生的备考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考题的设置上,也通过表格、图像等不同的形式来给考生传递信息,使得试卷对不同能力的考生又有一定的区分度。
5
复习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从近几年各种生物卷考查的内容可以看出,回归课本的倾向明显,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而考生的失分往往是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深或“懂了”但不能正确地表达。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夯实基础,注意主干知识的积累,理顺知识脉络,全方位覆盖所有考点,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做到:(1)明考纲读教材,(2)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要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要一味追求高难度。真正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同时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某些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深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重视课本中的插图,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
分析近几年理综的高考试卷,图表题的比值还是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高考考两类信息,一类信息是课本上已有的信息,还有一类是热点问题中的未知信息,如何收集热点中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材料中的信息提取出来,提取出来以后还有一个把新信息和已有的信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问题,这就涉及信息的处理,整合以后再如何提取出来应用。我们无法预知高考考什么信息,但是我们在备考复习中,应十分重视与课本联系紧密的图表和曲线。应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加强形象感,进一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重视高频考点的归纳整理
高考题型中非选择题有五道,常考的主干知识点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实验和现代生物科技,因此在此阶段复习时可在每个主干知识中找到一个常考的“载体”将主干知识重组,构建网络,强化记忆,并且专题训练过程中多培养题干信息的获取能力、多总结答题时的常用描述语言。